立磨是常见的粉磨系统,可以对煤,钢渣,水渣等物料进行粉磨,整个系统运行由中控系统发出,多数参数可以在中按系统中反馈。下面列出立磨操作注意事项。
立磨的工艺及中控操作
1.立磨振动大的原因有那些?如何处理?
1)立磨喂料:A。当有高水分物料喂入时:进磨皮带功率偏大,电机功率偏?。ú康停?nbsp;处理:给增湿塔加温,ID风机加速抽风。将进磨冷风门关闭,直至磨内差压升至理想值。 B.当不均匀喂料时其状态为功率起伏不定。
处理:首先弄清现场是否有人喂料。如有则可根据磨机功率适当喂料。其次检查现场定量喂料机运行的情况。
C.当喂料不足时又分为两种状态:首先回料少,差压低,磨机功率低,斗提电流低。 处理:快速通知岗位处理现场或者换喂料称或者?;?。
2)研压方面:其状态为:研压数字设定值与反馈值不符可能储气太少。 处理:检查气罐压力,及时补充N2.
3:温度方面:A:当增湿塔工作不正常时造成进磨温度较高。 处理:现场旁路开水,复位,检查空压机运行情况。 B:出磨温度较高可根据磨机功率的大小适当调节。
处理:功率大时增湿塔减温或直接开入磨冷风门,功率小时磨内差压低则加产量,其它适量调节。磨内差压高则加水,其它适量调节。
4)料层方面:A:挡料环过高过低。挡料环过高在研压一定的情况下磨内差压较高,料层厚。挡料环过低,不易形成稳定料层
处理:挡料环高度的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 B:刮料板断或掉不能形成回料,磨内料层过厚。
C:喷水少或多。喷水过少磨内温度太高,料层不稳压辊易造成振动。喷水过多,料子堆积过多易形成磨机功率过流引起振动跳停。
D:开磨时未形成稳定料层就压辊容易造成振动。
5)正常操作中没有维持立磨合理料层和料面形状就会引起立磨振动,经实践分析我们认为引起立磨振动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有几个方面:
A:磨内进入异物引起振动来自磨内和磨外的金属,比如导风叶片。检修后遗留工具等。若是较小金属异物则可提起磨辊降低抽风,从回料口处拿出,若是比较大金属异物则要停磨取。 B:料层过厚引起振动。入磨物料量过大-料层变厚-研磨能力降低-物料不能及时被磨细-磨内存留不合格粉料较多而系统风量又不足-不能将合格粉料及时带出系统外-磨内内循环浓度加重-粉状物料又回到磨盘之上加厚料层。如此恶性循环使料层托起磨辊过高引起振动。此时应及时减少喂料量保证系统通风良好出料畅通。
C:料层过薄引起振动。入磨物料量小或入磨物料过细,粉状物料多。此时的物料流动性强附着力差,加之磨辊的碾压使磨盘上物料很快就被研磨成合格成品。过剩风量很快会把细粉带出系统外,使磨盘上料层过薄或无法形成有效料层,致使磨辊和磨盘接触引起振动。此时可增加喂料量减小风量增加喷水量,保持立磨一定料层使之稳定。
D:入磨物料不稳定,料层厚度波动大。没有保持合理料层和料面形状,如岗位人员清料不及时喂料称不下料而引起大幅波动。
E:系统风量不合理。系统风量过大使物料在磨内 停留时间短,出料量大磨内料子少而振动。风量过小使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过长,重复粉磨使物料过细,差压高而振动。另外当入磨物料水分增加或减少对进口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尾排风机风门急剧变大或变小都将直接影响到立磨的通风量。此时如果调节不及时会引起振动。因此当入磨物料水份增加时,就相应减少喂料量,减少喷水,提高入磨温度加大立磨通风量来解决。
F:选分机转速太高。选分机转速太高使物料不能及时排出磨外,物料重复粉磨使磨内循环
负荷太高差压高,最后立磨缓冲料层变薄引起振动。 G:入磨物料粒度太大或太小引起振动。由于磨盘转速,一定入磨物料粒度越大离心作用越明显,此时粉磨效率就会下降不能保持良好料面形状,外多内少,外循环量增大引起振动。 处理:控制料层使之比正常时稍厚,降低风量及入口温度降低研磨压力。当入磨物料太细时,入磨后大部分就已在磨中悬浮。而选分机能力有限此时磨盘上物料少也会引起振动。 处理:降低温度,减小抽风,降低选分机速度,加大喷水。
H:压力设定不合理或氮气包压力不平衡。研磨压力设定过大过小或正常生产中由于氮气包压力不足,不平衡造成磨辊工作时上下游动过大引起振动。处理:调整压力,检查氮气压力。 I:挡料环太高太低。挡料环太低不能保持一定料层,料薄而引起振动。挡料环太高,料厚风量减小出料不畅,差压高而引起振动。 2.立磨差压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是什么?
1)喂料量大,粉磨能力不够。处理:根据磨机功率,适量减产。 2)产品太细内部循环负荷过高。处理:降低选分机转速 3)选分机可能堵塞。处理:停磨检查。
4)选分机导向角度太窄或者长度太长,限制料子顺利的通过出口。 5)挡料环过高造成内部循环负荷高。处理:停磨调整。 6)刮料板断或掉未形成回料。处理:停磨检查。
7)磨内气体流量少影响物料通过选分机。处理:磨机风机加大抽风量,调节风机进口风门。 8)入磨压力管发生堵塞,入磨压力返回变小,造成磨内差压显示值偏高。 处理:通知仪表工进行处理
9)入磨风温太高风速太快,物料在磨盘上无法形成料层,悬浮在磨内造成差压高。 处理:调节增湿塔温度或调节外风(或循环风)降低入磨风温减缓风速。 10)操作中外风利用太多或回料太多或系统漏风,致使入磨压力下降,减缓磨系统的内循环,加大外循环的回料使其富集造成磨内差压变高。
处理:操作中调节磨系统的内循环,减少外循环的回料关闭各门杜绝漏风现象的发生。 11)物料的研磨性很差物料难磨造成磨内差压很高。 处理:减产运行或适量增加研压力或现场检查压力罐。
12)立磨长时间运行使磨内石英晶体含量过大,致使物料难磨,差压升高。 处理:减产运行或把部分物料排出磨外。 3.立磨入口温度对立磨操作有什么影响?
立磨入口温度高会造成磨内物料烘干过快,悬浮物料增加,差压增加,料床变薄且不稳。此时应适当增加喷水量,稳定料层或适当增加喂料量。若都不奏效则调整增湿塔喷水量降低出口温度。立磨入口温度低会增加主电机功率。料层变薄产量变低。此时应减少喷水量增加入口温度,适当减少喂料量。
4.立磨出口温度对立磨操作有什么影响?
立磨出口温度是我们对立磨粉磨状况进行判断的一种依据,我们可以根据磨机的出口温度的高低及变化趋势来判断我们所采取的操作调整手段是否合理。
1) 立磨出口温度太高时粉磨状况:料层较薄,料层不稳定。磨机功率波动磨振大。回料量增加,产品细度变粗。
2) 磨出口温度太低时粉磨状况:料层厚,磨机功率高。磨振大磨机产量下降。
3) 磨出口温度的变化与立磨循环负荷量的关系。在系统风量选分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循
环负荷的变化反映了物料特性的变化以及磨机粉磨效率的高低。
4) 循环负荷增加出口温度下降。当循环负荷率变大时,磨内物料的平均细度变细使传热面
积增加,同时磨内存料量增加也会增加传热面积,从而使气流与物料间的传热速度加快导致磨机出口温度下降。
5) 循环负荷减小出口温度上升。此时磨机具有较高的粉磨效率。 6) 影响磨机循环负荷的因素:风量越大循环负荷率小。选粉机转速越快,循环负荷率越高。
物料易磨性,料层厚度也影响循环负荷率。正常生产中,通过设定合理的进口风温以及喷水量来形成合适的料层。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粉磨效率降低循环负荷率。
7) 磨机粉磨状况与出磨温度间的关系:在立磨操作过程中,有时出磨温度控制85度
时,磨机具有的粉磨状况,而有时则需将出磨温度控制在95度才行。因为原料的水份,粒度和其他物理特性和原料之间的配比不同导致形成稳定和合理料层所需的水份不同。所以在操作中,不应将出磨温度作为控制目标,重点关注出磨温度的变化趋势,而不要过分看重温度的大小。
8) 根据出磨温度的变化合理调整其他参数:开磨初期随着磨内物料细度的减小,磨机出口
温度逐步降低。当出口温度止跌回升时表明磨机内外循环物料量减少,可逐步增加物料量。正常粉磨中的调整。由于出磨温度对磨内物料量的反应非常及时,在磨机稳定粉磨一段时间后,如发现出口温度持续降低,我们可以初步判定此时磨内物料太多,当选粉机电流下降,斗提,磨机功率上升,料层变厚,此时可确认磨内物料太多,可将物料量减少。当出口温度开始上升,磨机功率有所降低时可逐步增加喂料量。 5.立磨料层厚度控制对立磨操作有什么影响?
1)影响料层厚度的因素:A。喷水量。喷水量大时则料层厚。B。入磨温度。温度高,料层薄。C。喂料量。喂料量大,料层厚。D。研磨压力。研磨压力大,料层薄。E。系统通风量。风量大则料层薄。F。循环负荷率。当调整选粉机转速或磨机粉磨状况发生变化或物料易磨性发生变化导致循环负荷率发生变化时,料层厚度也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循环负荷率变大料层变厚。2)料层厚度:由于仪表原因或设备磨损,物料特性的变化等原因,我们不能期望有确切数值的料层厚度控制目标值。的料层厚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合适的喷水量。料层薄,主电机功率小时可增加喷水量。料层薄,主电机功率高时不能增加喷水量。料层厚,主电机功率高时可减少喷水量。料层厚,主电机功率低时应增加研磨压力。B。较高的研磨压力可使立磨获得较高的粉磨效率,从而可以减少循环负荷量有利于料层的稳定。C。合适的喂料量根据回料量多少适当调整喂料量是喂料量和循环负荷率始终稳定在磨机发挥粉磨效率的水平。D。合适的进口风量可根据原料含水量调整进口风温。其依据是确定一定的进口温度后,如果出口风温下降料层厚度变大,应提高进口风温,反之相应降低进口风温。E。合适的通风量在保证细度合格的前提下,提高通风量有利于降低循环负荷率减小料层厚度。
6.立磨挡料环的高低对立磨操作有什么影响?
1)立磨挡料环高时,相应立磨磨盘上料层厚,缓冲层厚相对粉磨效率下降。为提高粉磨效率只有加大研磨压力,主电机功率过高。当磨内料层变厚,相对通风能力也降低,成品物料不能及时被带出磨外,此时产量低。
2)立磨挡料环低相应立磨磨盘上料床薄,缓冲层低,立磨振动大为减小振动只有减小研磨压力。此时主电机功功率低,外循环率加大延长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增加粉磨负担同样效率低,此时生料样子粗。
7.原料粒度对立磨操作有何影响?
由于磨盘转速一定,在磨盘的转动下物料产生离析作用,物料不能一次被研压成成品,立磨外循环率增加,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长,其所需的烘干热风过剩。此时会导致立磨产量偏低,粗料比细料研磨时间要长。立磨出口温度偏高,粗料与热气流接触面积比细料少,热交换少。振动值偏大,大料间间隙大料层高低不等,磨辊振动大。主电机功率波动大主要收振动影响。
本文关键词:立磨www.f9jh1.cn